當Octavia不戴RS徽章 Skoda Octavia Combi 2.0 TSI 4×4還有樂趣嗎?
說到Octavia Combi,多數人腦中浮現的可能是「務實」、「空間」、「家用」這些字眼。當然,RS版本的265hp一上陣,立即吸引了眾多熱血的旅行車買家。然而,這次試的是沒有掛上RS徽章的Octavia Combi 2.0 TSI四驅版。剛上路的一印象很明確:懸吊行程偏長,濾震效果討喜,甚至還帶點「旅行車該有的悠閒」。乍看之下,它是台舒適取向的家庭房車。
但事情並沒這麼單純…
在熟悉的北宜公路,出了坪林我逐步把節奏拉快,進入我再熟悉不過的連續彎路,油門深踩,方向盤一把接一把地修正,輪胎發出一陣陣的哀號,這時候,我發現它並不像外表那麼「文靜」,除了變速箱設定的比較保守,底盤姿態在各種激烈操作下始終保持在可控且穩定的範圍,車尾推力隨著重心轉移默默地幫忙車身修正軌跡,儘管偏軟的懸吊讓轉向不那麼快速,側傾也總是形影不離,但卻鮮少有突然的推頭或過度偏滑感,那是一種「流暢」的節奏感,這是我一開始始料未及的。
簡單說,這懸吊設定確實高明,舒適與操控兼顧,當然但更厲害的,是源自新世代電子四驅系統的一臂之力。

電子四驅,聰明的隱形推手
過去,傳統Haldex系統在車迷心中常被歸類為「前驅為主,後輪補助」的安全輔助,運動性總是差了不止一點點。但新世代Octavia的這套系統進化明顯,當車速漸快,它不像以往那樣「事後補救」,而是提前判斷負載、轉向與油門開度,快速將動力分配到後軸,並搭配XDS夾煞車式的扭力分導,既減少推頭,在四輪滑移時還能保持穩定的循跡特性,這種「預判」讓駕駛幾乎不用額外修正,車身動態自然地跟著駕駛意圖走。
四驅背後的智慧:電子耦合器的魔術
你或許會好奇,這四驅系統與過去的有何不同?其實,新世代Octavia 4x4的核心在於採用最新一代,反應速度更快、也更主動的電子液壓多片離合器(第六代扭矩管理模組)。它平時以「節能」為優先,絕大多數狀況下以前驅行駛,幫助降低油耗。關鍵是,它的反應速度更快,過去Haldex系統會等前輪打滑才補上後輪,常讓人覺得「慢半拍」;新一代則藉由車輛動態感測器(轉向角、油門開度、車速變化等),在駕駛動作還沒引發打滑之前,就先行預判,預壓離合器,提前將動力分配到後軸。這種「先發制人」的作法,讓車輛在山路快節奏切換彎角時,展現出幾乎無縫的循跡表現。
值得一提的是,它並非死板地鎖定在前後50:50,而是可以從100%前驅到近乎50:50的四驅分配,完全是視路況與駕駛動作而定。我在連續彎快速收油、補油時,明顯能感受到車尾「提早醒來」,不再只是被動跟隨,而是積極參與幫助轉向,這讓尺碼不算小的Octavia Combi在彎中竟然意外地靈活。而因為一開始沒有預期有這種感受,所以我越開越覺得開心。
4x4與RS不同的駕駛哲學
RS是張揚的,它要你感受到馬力爆發、懸吊壓縮的緊繃與駕駛的侵略性。而這台4x4則有種大隱於市的內斂,它沒有張揚的聲浪,沒有一踩就爆的265匹,卻在你逐漸加速的過程中,悄悄展現出「更聰明的穩定感」,它帶給你的是淡定的閑適,而非RS那種緊繃的樂趣。對我而言,這是一種更成熟的駕駛快感,不是要挑戰極限,而是要你享受速度與路感的平衡,不戴RS徽章的Octavia Combi,展現的是另一種自信從容的魅力。

您尚未登入會員,請登入會員即可留言。
登入 / Login密碼 / Forgot Password加入 / Join